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文化部关于发布《调光设备常用术语》文化行业标准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05:33:2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0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关于发布《调光设备常用术语》文化行业标准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发布《调光设备常用术语》文化行业标准的通知
1996年2月6日,文化部

由我部提出并归口,浙江舞台电子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制定的《调光设备常用术语》文化行业标准,在1995年12月1日召开的专家审定会上一致通过。现予以发布,并于1996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调光设备常用术语 WH/T 0203--9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调光设备的常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舞台、演播室、摄影棚、娱乐场所等使用场合的调光设备。其它使用场合的调光设备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T 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GB/T 2900.33—94 电工名词术语 变流器
GB 15734—1995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3 术语
3.1 一般术语
3.1.1 调光器 dimming equipment
在控制信号作用下,能实现灯光亮度变化的装置。
3.1.2 调光柜 dimmer rack
调光器的柜式组合。
3.1.3 控制台 console
向调光器输出控制信号,进行调光控制的工作台。
3.1.3.1 手动控制台 manual console
以段控或开关式编组为控制方式的灯光控制台。
3.1.3.2 微机控制台 memory console
以中央处理器(CPU)和微处理器(MPU)为控制核心,用各类微存储器记忆编排内容的灯光控制台。
3.1.4 控制信号 control signal
设备控制部分馈给调光器的信号。
3.1.5 控制回路 control channel
独立变化控制信号的最小单元,简称通道。
3.1.6 调光回路 dimmer
在控制信号作用下,能实现调光的独立功率输出回路,简称回路。
3.1.7 亮度 level
控制回路输出电压的比率。
3.1.8 模拟调光 analogue dimming
受模拟信号控制进行灯光控制的方式。
3.1.9 数字调光 digital dimming
受数字信号控制,以数字方式进行触发的灯光控制方式。
3.1.10 组 group
若干具有相同亮度的控制回路组成的一个调光集合。
3.1.11 集 submaster
始终保持固定亮度比例的控制回路组成的一个调光集合。
3.1.12 段 concentrator
所有独立且亮度不一定相等的控制回路组成的一个调光集合。
3.1.13 Q cue
具有各自亮度的各个控制回路以及相关的时间系数的集合。
3.1.14 分Q cue part
作为Q的子集,随着Q的启动/结束,而启动/结束。
3.1.15 场 scene
包括Q、段、集、组等所有亮度参数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输出状态。
3.1.16 特技效果 effect/chase
组、集、段、Q之外的按特定规律变化的灯光效果。
3.1.17 干扰抑制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防止或减少干扰产生的措施。
3.1.18 数据传输协议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灯光控制系统中有关灯光数据值传输的格式规定。
3.2 功能术语
3.2.1 单控 single control
一个控制回路的独立控制。
3.2.2 组控 group control
具有相同亮度的若干控制回路的集中控制。
3.2.3 集控 submaster control
具有不同亮度的若干控制回路的集中控制。
3.2.4 段控 concentrator control
实现段与段之间灯光交替变化的控制方式。
3.2.5 总控 grandmaster
最高一级的控制。
3.2.6 渐明 fade in
灯光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变亮。
3.2.7 渐暗 fade out
灯光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变暗。
3.2.8 突明 sudden bright
灯光在原有基础上瞬时变亮。
3.2.9 突暗 sudden dark
灯光在原有基础上瞬时变暗。
3.2.10 切光 blackout
将受控灯光瞬间关灭。
3.2.11 预选 preset
灯光场的预先设置。
3.2.12 交替变化 crossfade
在同一时间内,一些灯光变明,另一些灯光变暗的过程。
3.2.13 模拟显示 mimic display
能同时直观显示所有受控灯位及亮度的显示方式。
3.2.14 演员开关 actor switch
在演出中,为剧情需要设置的由演员操纵的开关。
3.2.15 系统设置 setup
对系统参数、外设操作、各类曲线等的编辑和选择。
3.2.16 宏定义 macro
为简化操作步骤而将若干个顺序的操作步骤组合在某一键上,并赋予其特殊定义。
3.2.17 独立 independent
与之相关联的控制回路,不再受控于其它调光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3.2.18 操作杆 fader
能连续改变亮度或时间信号的控制器,简称杆。
3.2.19 控制轮 wheel
通过轮的转动连续改变亮度或时间信号的控制器。
3.2.20 显示 display
关于通道亮度、编排内容、系统设置等各种信息的直观提示。
3.2.21 预演 preview
仅在显示屏上显示预选内容而不实时输出的一种状态。
3.2.22 演出表 playback sheet
规定演出中全部Q、效果等演出次序,及相互时间关系的表格。
3.2.23 页 page
扩展面板单控杆或集控杆数量的一种方式;
扩展屏幕显示内容的一种形式。
3.2.24 暗改 blind modification
在演出状态下,不影响实时灯光输出状态的一种修改方式。
3.2.25 自动替换 tracksheet
被修改控制回路在演出中由规定了亮度百分比的替换控制回路,自动取代的一种修改方式。
3.2.26 联结 link
演出表中确定Q的演出顺序关系。
3.2.27 配接 patch
可通过键盘设置控制回路与调光回路的对应关系。
3.2.28 比例配接 propotional patch
带亮度比例的配接。
3.2.29 亮度优先 highest takes precedence
当某个控制回路同时受一种以上操作控制时,该控制回路输出其中最高的亮度值。
3.2.30 时间优先 latest takes precedence
当某个控制回路同时受一种以上操作控制时,该控制回路输出其中最后一个操作的亮度值。
3.2.31 遥控装置 remote console
分离于主控台之外的调光控制装置。
3.2.32 解码器 decoder
能将控制台输出信号转换成调光器所需控制信号的装置。
3.3 性能参数术语
3.3.1 最大输出电压 maximum output voltage
在规定的电网电源和额定负载条件下,调光器可输出电压的最大值。
3.3.2 最小输出电压 minimum output voltage
在规定的电网电源和额定负载条件下,调光器可输出电压的最小值。
3.3.3 输出电压的不一致性 output voltage difference betweendimmers
含有两回路或两回路以上的调光器,在同一测试环境、相同负
载、相同控制信号的条件下,各调光回路输出电压的不一致程
度。
3.3.4 调光回路输出直流分量 direct component of output
由于输出电压正、负半周波形的不对称而产生的直流分量。
3.3.5 输出电压的温度漂移 output voltage temperature drift
在标准电网、额定负载及设定的控制电压下,因环境温度而引起的回路输出电压的变化。
3.3.6 控制信号不一致性 signal difference between channels
在要求各控制回路有相同输出值时,各控制信号实际输出的不一致程度。
3.3.7 交替变化的偏差 crossfade deviation
两场设有相同亮度的控制回路在交替变化过程中控制信号实测值与预置值之差。
3.3.8 调光特性曲线 dimmer profile
调光器的输出电压值与输入亮度数据的函数关系。
3.3.9 变光特性曲线 fade profile
在调光时输出亮度随调光时间(或操作杆刻度)变化的曲线。
3.3.10 变光分辨率 fade resolution
灯光从关闭到全亮整个过程中的亮度等级。
3.3.11 上升时间 up time
Q从启动上升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3.3.12 下降时间 down time
Q从稳定状态下降到退出所需的时间。
3.3.13 变光时间 time
Q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
3.3.14 延迟时间 delay time
Q接到启动指令至开始变光所需的时间。
3.3.15 维持时间 hold time
Q从上升时间结束到下降时间开始之间的稳定时间。
3.3.16 间隔时间 follow time
当前Q开始下降至下一Q开始上升之间的时间。
3.3.17 响应时间 respond time
任一个操作结束到微机控制台输出相应控制信号所需的时间。
3.3.18 刷新速度 refresh rate
微机控制台在单位时间内对全部调光回路的控制信号输出次数。
3.4 特技效果
3.4.1 特效步 step
特技效果中的若干控制回路组合,可按照编号及时间依次执行,简称步。
3.4.2 点控 flash
通过按键通断产生的灯光效果。
3.4.3 特效点控 solo flash
被按键控制的调光回路点亮,其余回路熄灭的灯光效果。
3.4.4 闪烁效果 flick
各特效步明暗交替闪动的效果。
3.4.5 随机效果 random
各特效步随机输出的效果。
3.4.6 循环效果 cycle
末步与首步相连运行的效果。
3.4.7 积聚效果 build
各步逐步叠加输出的效果。
3.4.8 声频效果 audio frequency effect
按音源频率变化的效果。
3.4.9 声强效果 audio level effect
按音源强度变化的效果。
3.5 干扰抑制
3.5.1 误触发 false triggering
调光回路在不应导通时触发导通或在应该导通时触发失败的现象。
3.5.2 相位控制 phase control
改变调光回路中电流周期起始点的控制方式。
3.5.3 电流上升时间 current rise time
调光器在触发瞬间输出电流从10%升至90%所经历的时间。
3.5.4 电流上升曲线 current rise diagram
调光器在触发瞬间输出电流从0升至100%的上升波形。
3.5.5 骚扰特性限值 limit of disturbance
由国家指定的权威组织规定并经主管机关批准的无线电骚扰允许最大值。
3.5.6 抑制电感器 choke
为抑制电子调光设备的无线电骚扰而专门设计的电感器。
附录A(标准的附录)数据传输协议(部分)A1 数字多路复用协议 DMX512
由美国剧场技术学会〔USITT〕定义的,目前已得到各厂家普遍承认并广为采用的数字灯光数据协议,其要点为采用EIA RS—422/RS—485串行传输标准,数据传输速度率为250K bit/秒,最大控制回路数为512路。A2 模拟多路复用协议 AMX192
由美国剧场技术学会〔USITT〕定义的,目前已得到各厂家普遍承认并广为采用的模拟灯光数据协议,其要点为控制电压0~10伏,最大控制回路数为192路,时钟信号采用EIA RS—422/RS 485串行传输标准传输。A3 乐器数字接口 MIDI
原定义电子乐器间用于控制乐器发音的数字协议,在灯光控制系统中用于声控效果以及多个控制台之间的互相通讯。A4 RS—232接口RS—232 interface
由美国电气协会〔EIA〕制定的计算机串行通讯接口,在灯光控制系统中用于遥控编程等各种数据的传输。
附录B(标准的附录)
舞台电子设备名词术语
汉英对照表(限于词条)
--------------------------------------------------------------------------------------------------------------
名 词 术 语| 英 文 译 名 | 编 号
------------------------|--------------------------------------------------------------------|--------------
A | |
暗改 |blind modification |3.2.24
B | |
比例配接 |propotional patch |3.2.28
变光分辨率 |fade resolution |3.3.10
变光时间 |time |3.3.13
变光特性曲线 |fade profile |3.3.9
C | |
操作杆 |fader |3.2.18
场 |scene |3.1.15
D | |
单控 |single control |3.2.1
点控 |flash |3.4.2
电流上升曲线 |current rise diagram |3.5.4
电流上升时间 |current rise time |3.5.3
独立 |independent |3.2.17
段 |concentrator |3.1.12
段控 |concentrator control |3.2.4
F | |
分Q |cue part |3.1.14
G | |
干扰抑制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3.1.17
--------------------------------------------------------------------------------------------------------------
--------------------------------------------------------------------------------------------------------------
名 词 术 语| 英 文 译 名 | 编 号
------------------------|--------------------------------------------------------------------|--------------
H | |
宏定义 |macro |3.2.16
J | |
集 |submaster |3.1.11
积聚效果 |build |3.4.7
集控 |submaster control |3.2.3
渐暗 |fade out |3.2.7
间隔时间 |follow time |3.3.16
渐明 |fade in |3.2.6
交替变化 |crossfade |3.2.12
交替变化的偏差 |crossfade deviation |3.3.7
解码器 |decoder |3.2.23
K | |
控制回路 |channel |3.1.5
控制轮 |wheel |3.2.19
控制台 |console |3.1.13
控制信号 |control signal |3.1.4
控制信号不一致性 |signal differdnce between channels|3.3.6
L | |
联结 |link |3.2.26
亮度 |level |3.1.7
亮度优先 |highest takes precedence |3.2.29
M | |
模拟调光 |analogue dimming |3.1.8
模拟显示 |mimic display |3.2.13
P | |
配接 |patch |3.2.27
--------------------------------------------------------------------------------------------------------------
--------------------------------------------------------------------------------------------------------------
名 词 术 语| 英 文 译 名 | 编 号
------------------------|--------------------------------------------------------------------|--------------
Q | |
切光 |blackout |3.2.10
S | |
骚扰特性限值 |limit of disturbance |3.5.5
闪烁效果 |flick |3.4.4
上升时间 |up time |3.3.11
声频效果 |audio frquency effect |3.4.8
声强效果 |audio level effect |3.4.9
时间优先 |latest takes precedence |3.2.30
手动控制台 |manual console |3.1.3.1
输出电压的不一致性 |output voltage difference be-- |3.3.3
|tween dimmers |
输出电压的温度漂移 |output voltage temperatrue drift |3.3.5
数据传输协议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3.1.18
数字调光 |digital dimming |3.1.9
刷新速度 |refresh rate |3.3.18
随机效果 |random |3.4.5
T | |
特技效果 |effect/chase |3.1.16
特效步 |step |3.4.1
特效点控 |solo flash |3.4.3
调光柜 |dimmer rack |3.1.2
调光回路 |dimmer |3.1.16
调光回路输出直流分量 |direct component of output |3.3.4
调光器 |dimming equipment |3.1.1
调光特性曲线 |dimmer profile |3.3.8
突暗 |sudden dark |3.2.9
突明 |sudden bright |3.2.8
--------------------------------------------------------------------------------------------------------------
--------------------------------------------------------------------------------------------------------------
名 词 术 语| 英 文 译 名 | 编 号
------------------------|--------------------------------------------------------------------|--------------
W | |
维持时间 |hold time |3.3.15
微机控制台 |memory console |3.1.3.2
误触发 |false triggering |3.5.1
X | |
系统设置 |setup |3.2.15
下降时间 |dowm time |3.3.12
显示 |display |3.2.20
相位控制 |phase control |3.5.2
响应时间 |respond time |3.3.17
循环效果 |cycle |3.4.6
Y | |
延迟时间 |delay time |3.3.14
演出表 |playback sheet |3.2.22
演员开关 |actor switch |3.2.14
遥控装置 |remote console |3.2.31
页 |page |3.2.23
抑制电感器 |choke |3.5.6
预选 |preset |3.2.11
预演 |preview |3.2.21
Z | |
自动替换 |tracksheet |3.2.5
总控 |grandmaster |3.2.5
组 |group |3.1.10
组控 |group control |3.2.2
最大输出电压 |maximum output voltage |3.3.1
最小输出电压 |minimum output voltage |3.3.2
Q |cue |3.1.13
--------------------------------------------------------------------------------------------------------------
附录C(标准的附录)
舞台电子设备名词术语
汉英对照表(限于词条)
----------------------------------------------------------------------------------------------
英 文 译 名 | 名 词 术 语| 编 号
------------------------------------------------------|----------------------|--------------
A | |
actor swith |演员开关 |3.2.14
analogue dimming |模拟调光 |3.1.8
audio frequency effect |声频效果 |3.4.8
audio level effect |声强效果 |3.4.9
B | |
blackout |切光 |3.2.10
blind modification |暗改 |3.2.24
build |积聚效果 |3.4.7
C | |
choke |抑制电感 |3.5.6
concentrator |段 |3.1.12
concentrator control |段控 |3.2.4
console |控制台 |3.1.3
control channel |控制回路 |3.1.5
controi signal |控制信号 |3.1.4
crossfade |交替变化 |3.2.12
crossfade deviation |交替变化的偏差 |3.3.7
cue |Q |3.1.13
cue part |分Q |3.1.14
current rise diagram |电流上升曲线 |3.5.4
current rise time |电流上升时间 |3.5.3
cycle |循环效果 |3.4.6
----------------------------------------------------------------------------------------------
----------------------------------------------------------------------------------------------
英 文 译 名 | 名 词 术 语| 编 号
------------------------------------------------------|----------------------|--------------
D | |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数据传输协议 |3.1.18
decoder |解码器 |3.2.32
delay time |延迟时间 |3.3.14
digital dimming |数字调光 |3.1.9
dimmer equipment |调光器 |3.1.1
dimmer profile |调光特性曲线 |3.3.8
dimming |调光回路 |3.1.6
direct component of output|调光回路输出直流分量 |3.3.4
display |显示 |3.2.20
down time |下降时间 |3.3.12
E | |
effect/chase |特技效果 |3.1.16
F | |
fade in |渐明 |3.2.6
fade out |渐暗 |3.2.7
fade profile |变光特性曲线 |3.39
fade resolution |变光分辨率 |3.3.10
fader |操作杆 |3.2.18
false triggiering |误触发 |3.5.1
flash |点控 |3.4.2
flick |闪烁效果 |3.4.4
follow time |间隔时间 |3.3.16
G | |
grandmaster |总控 |3.2.5
group |组 |3.1.10
group control |组控 |3.2.2
----------------------------------------------------------------------------------------------
----------------------------------------------------------------------------------------------
英 文 译 名 | 名 词 术 语| 编 号
------------------------------------------------------|----------------------|--------------
H | |
highest takes precedence |亮度优先 |3.2.29
hold time |维持时间 |3.3.15
I | |
independent |独立 |3.2.17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干扰抑制 |3.1.17
L | |
latest takes precedence |时间优先 |3.2.30
level |亮度 |3.1.7
link |联接 |2.2.26
limit of disturbance |骚扰特性限值 |3.5.5
M | |
macro |宏定义 |3.2.16
manual console |手动控制台 |3.1.3.1
maximum output voltage |最大输出电压 |3.3.1
memory console |微机控制台 |3.1.3.2
mimic display |模拟显示 |3.2.13
minimum output voltage |最小输出电压 |3.3.2
O | |
output voltage difference |输出电压不一致性 |3.3.3
between dimmers | |
output voltage temperature|输出电压的温度漂移 |3.3.5
drift | |
P | |
page |页 |3.2.23
patch |配接 |3.2.27
phase control |相位控制 |3.5.2
playback sheet |演出表 |3.2.22
----------------------------------------------------------------------------------------------
----------------------------------------------------------------------------------------------
英 文 译 名 | 名 词 术 语| 编 号
------------------------------------------------------|----------------------|--------------
preset |预选 |3.2.11
preview |预演 |3.2.21
propotional patch |比例配接 |3.2.28
R | |
random |随机效果 |3.4.5
refresh rate |刷新速度 |3.3.18
remote console |遥控装置 |3.2.31
respond time |响应时间 |3.3.17
S | |
scene |场 |3.1.15
setup |系统设置 |3.2.15
signal difference between |控制信号不一致性 |3.3.6
channels | |
single control |单控 |3.2.1
solo flash |特效点控 |3.4.3
step |特效步 |3.4.1
sudden bright |突明 |3.2.8
sudden dark |突暗 |3.2.9
submaster |集 |3.1.11
submaster control |集控 |3.2.3
T | |
time |变光时间 |3.3.13
tracksheet |自动替换 |3.2.25
U | |
up time |上升时间 |3.3.11
W | |
wheel |控制轮 |3.2.19
----------------------------------------------------------------------------------------------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0/1999号法律:司法官通则

澳门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第10/1999号法律

通过司法官通则

立法会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七十一条(一)项,制定本法律。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法院司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而经作出必要配合后,亦适用于正执行司法官职务的司法官代任人。
第一节
司法官团
第二条
司法官团
一、司法官团由法院司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组成。
二、法院司法官与检察院司法官独立行使职务。
三、司法官之间的居先顺序按有关职级定出;职级相等时,以年资较长者为优先。
四、在有法院司法官参与的听证及官方行为中,于同一法院担任职务的检察院司法官位列于法院司法官右方。
第二节
法院司法官
第三条
审判的义务
法院司法官不得以法律无规定、条文含糊或多义为理由,或在出现应由法律解决的具争议的问题时,以该问题有不可解决的疑问为理由,拒绝审判;法院司法官亦不得以无合适的诉讼手段或缺乏证据为理由,拒绝审判。
第四条
独立性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官依法进行审判,不听从任何命令或指示。
第五条
不可移调
一、除非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否则不得将法院司法官调任,将之停职,命令其退休,将之免职、撤职,或以任何方式使其离职。
二、如法院司法官系属定期任用者,确保其在该段时间内不被移调。
第六条
无须负责
一、不得使法院司法官对其以法院司法官身份所作的裁判负责。
二、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方可就法院司法官因履行职务所作的行为而追究其民事、刑事或纪律责任。
三、上款所指的民事责任,仅得透过由行政当局针对有关司法官而提起的求偿之诉予以追究,但有关行为构成犯罪者除外。
第七条
职级
一、法院司法官职级如下:
(一)第一审法院法官;
(二)中级法院法官;
(三)终审法院法官。
二、上款各项所指的法院司法官分别在第一审法院、中级法院及终审法院担任职务。
第三节
检察院司法官
第八条
等级从属关系
一、检察院司法官具等级从属关系。
二、等级系指下级司法官依据本法规定从属于上级司法官,前者因而有义务遵守所接获的指示。
第九条
行政长官的权限
行政长官有权限:
(一)在检察院于民事诉讼上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或本地区公库时,向检察院发出指示;
(二)许可检察院在上项所指的诉讼中认诺、和解、撤回诉讼或舍弃请求;
(三)许可检察院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为被害人,且追诉取决于举报或自诉的刑事诉讼程序中,撤回诉讼;
(四)要求检察长提供一般性的报告书、报告或解释。
第十条
稳定性
一、除非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否则不得将检察院司法官停职,命令其退休,将之免职、撤职,或以任何方式使其离职。
二、如检察院司法官系属定期任用者,确保其在该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第十一条
责任
一、检察院司法官须负起责任。
二、责任系指检察院司法官依法有责任履行其义务及遵守所接获的指示。
三、检察院司法官的民事责任,仅得透过由行政当局针对有关司法官而提起的求偿之诉予以追究,但有关行为构成犯罪者除外。
第十二条
职级
检察院司法官职级如下:
(一)检察官;
(二)助理检察长;
(三)检察长。
第二章
任用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三条
任用的一般要件
一、法院司法官或检察院司法官各职级的一般任用要件,除一般法就担任公共职务所定者外,尚包括须具法律认可的法律学士学位,以及熟悉澳门法律体系。
二、法官的选用以其专业资格为标准,符合标准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
第十四条
任用方式
一、司法官编制职位的任用得以确定委任、定期委任或合同方式为之。
二、已完成为出任法官或检察官职级而设的培训课程及实习且成绩及格的投考人,及符合法定条件的其它投考人,以确定委任方式任用;属确定委任的司法官,如其被调任、转入另一职级或获任用于另一职级者,亦以确定委任方式任用。
三、未完成上款所指培训课程及实习的人士,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该定期委任为期三年,且得续期。
四、属澳门以外编制的司法官的投考人,以合同方式聘任,为期两年。
五、在首次任用上款所指的投考人,或将之调任、转入另一职级或任用于另一职级时,均须订立上款所指的合同。
六、本法开始生效时,已由行政长官委任的本地编制的司法官均以确定方式任用。
第十五条
司法官的任用
一、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法官,根据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
二、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三、检察院的其余司法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
第二节
任用的特别要件
第十六条
第一审法院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
一、拟确定出任第一审法院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职级者,须同时符合以下特别任用要件,但不影响第四款规定的适用:
(一)在澳门居住至少三年;
(二)熟悉中、葡文;
(三)完成一培训课程及实习且成绩及格。
二、上款(三)项所指的培训课程及实习的期间、内容、修读规则及纪律规则、有关评核及最后成绩、有效期间,以及接受培训的学员的通则,由独立法规规范,且须遵守下条的规定。
三、属确定委任、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司法官,如拟由第一审法院法官职级调任或转入检察官职级,或拟由检察官职级调任或转入第一审法院法官职级者,无须符合任用的特别要件。但不影响下款规定的适用。
四、未完成适当的培训课程及实习的人士,如拟确定出任第一款所指职级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澳门居住至少七年;
(二)熟悉中、葡文;
(三)已实际从事须具有法律学士学位方得从事的职业至少五年。
第十七条
培训课程及实习
一、培训课程及实习为期共两年,并须有一个为所有学员而设的共同培训计划。
二、完成培训课程及实习后,成绩及格者按意愿向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申请出任法官职级。
三、完成培训课程及实习后,成绩及格者,如拟进入检察院,须向检察长申请出任检察官职级。
第十八条
终审法院院长、检察长及终审法院法官
一、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二、终审法院的院长及法官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节
调动方式
第十九条
定期委任
一、对于以确定委任任用的法院司法官或检察院司法官,任命其以定期委任制度担任司法官以外的其它职务时,须分别听取法官委员会及检察长的意见。
二、任命司法官以定期委任制度担任职务时,仅当其本身属以确定委任任用的司法官,方得保有原职级。
三、如对以确定委任任用的司法官的定期委任为履行某职务或出任某官职的正常方式,则导致出现空缺。
四、以确定委任任用的司法官以定期委任制度提供的服务时间,为年资及退休的效力,均视为在原职级所提供的服务时间。
第四节
就职
第二十条
就职的要件及期间
一、就职应在澳门亲身为之。
二、如无订定特别期限,为就职而定的期间为十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公布有关任用的翌日起计。
三、在合理情况下,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得延长为就职而定的期间。
第二十一条
不就职
一、如属首次任用而于就职期间内不就职且无合理解释,则无须经任何程序,该不就职的人的任用即被撤销,并在两年内不得出任司法官任何职级。
二、在其它情况下,对不就职无合理解释者,等同放弃职位。
三、合理解释应在用作合理解释的原因终止后十日内提出。
第三章
通则所定的义务及权利
第二十二条
不得兼任
一、司法官不得担任其它公共或私人职务,但属教授法律、法律培训或法律学术研究的职务,立法、司法见解或学说上的研究及分析的职务,以及自愿仲裁或必要仲裁方面的仲裁员职务,不在此限。
二、在特殊情况下且基于正当理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可许可兼任职务,但该职务不得影响原职级的工作。
第二十三条
回避
除关于回避的法律规定外,司法官亦不得介入或参与与其有婚姻、事实婚、任何亲等的直系血亲或姻亲,又或二亲等内的旁系血亲或姻亲的关系的法院司法官、检察院司法官或司法辅助人员所介入或参与的诉讼程序。
第二十四条
政治活动
司法官不得从事任何政治活动或于政治团体中担任职务。
第二十五条
谨言义务
一、司法官不得作出与案件有关的言论或评论;但为维护名誉、使其它权利或正当利益得以实现者除外。
二、依据上款规定作出的言论不得违反司法保密或职业上的保密,且须预先获得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的许可。
第二十六条
必要住所
司法官的必要住所须在澳门。
第二十七条
无薪假期
处于无薪假期状况的司法官,不得在用作识别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任何工具上,援引其司法官的身份。
第二十八条
不在澳门
一、禁止司法官离开澳门,但因执行职务、年假、合理缺勤、免除上班或获批假,又或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除外。
二、如因年假、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而离开澳门会影响应于该期间进行的紧急工作,则不得为之。
三、不当离开澳门,除须承担纪律责任外,亦导致丧失该期间的薪俸,以及不将该时间计算于年资内。
四、司法官因年假、缺勤、免除上班或获批假而离开澳门时,须将此事通知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并提供有关资料,以便与其联络。
第二十九条
年假
一、司法官在司法假期期间享受年假,但须轮值工作者除外。
二、基于公务或法律规定的其它原因,司法官得经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许可,在上款所指期间以外享受年假。
三、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得基于上款规定的原因命令正在享受年假的司法官返回工作岗位,但不得损害每历年二十二个工作日的年假权利。
第三十条
缺勤及免除上班
一、如有应予考虑的理由不在澳门,而每月不超过三日每年不超过十日,则此情况视为合理缺勤。
二、在工作日办事处正常办公时间以外不在澳门,如不导致在公务处理上缺席或对公务造成影响,则不视为缺勤。
三、司法官参加在澳门或澳门以外地方举办的专业会议、座谈会、课程、研讨会、实习或其它与其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者,得获给予免除上班。
第三十一条
担任律师职务
司法官得在其本身、配偶、未成年或无能力的直系血亲卑亲属,又或直系血亲尊亲属的案件中担任律师职务。
第三十二条
职业服装
司法官在法院内担任职务时,或在其应参与的庄严仪式而认为有需要时,须穿着法袍,法袍式样由行政长官分别听取法官委员会和检察长意见后,以批示订定。
第三十三条
拘留及羁押
一、司法官不得在被起诉前或指定听证日前被拘留或羁押,但属可处以最高限度超逾三年徒刑犯罪的现行犯者除外。
二、司法官一经被拘留,须立即将之提交予有权限的法官。
三、司法官受羁押及服剥夺自由的刑罚时,须将之与其它被囚禁者分开囚禁。
第三十四条
薪俸制度
一、司法官的薪俸由独立法规定出。
二、不准给予司法官任何本法及上款所指法规并无规定的报酬或补助。
第三十五条
其它的固定及长期报酬
司法官享有收取假期津贴及圣诞津贴的权利。
第三十六条
居所
一、司法官有权透过支付一项作为代价的金额,入住已配备或未配备家具的房屋,或有权依据行政长官以批示订定的规定,收取租赁或设备津贴。
二、上款所指作为代价的金额在薪俸内扣除,其数额由行政长官在听取法官委员会和检察长意见后以批示定出,但不得超过司法官薪俸的5%。
第三十七条
招待费
一、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有权以招待费名义收取相当于其薪俸25%的津贴。
二、如为中级法院院长,上款所指的津贴相当于其薪俸的10%。
第三十八条
公干待遇及启程津程
一、司法官在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许可下前往外地执行被认定为有利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务时,应获发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支付的日津贴、启程津贴及交通费。
二、应获发的津贴金额,相当于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最高标准者。
三、应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支付的航空费用为商务客位费用,但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的航空费用则为头等客位费用。
四、属澳门以外编制的司法官,为出任澳门编制的职位而到澳门,或返回原居地时,以上各款的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之。
第三十九条
其它津贴
一、司法官有权收取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福利性质的津贴。
二、获指定为纪律程序的调查、项目调查及全面调查的查核员的司法官,有权收取对上款所指工作人员所定的酬劳。
三、获许可在公共部门担任培训员职务的司法官,得收取报酬。
四、司法官死亡时,其亲属获赋予对第一款所指工作人员所定的权利。
第四十条
医疗护理
司法官及其家团享有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医疗护理、药物、手术、最高等级住院等权利。
第四十一条
居所电话
司法官享有澳门特别行政区负担其居所电话的安装及用户费用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
使用房屋所需的费用
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的房屋在使用上所需的费用,根据行政长官以批示订定的规定支付。
第四十三条
个人使用的车辆
一、司法官有权获分配供其个人使用的车辆。
二、使用供个人使用的车辆,须遵守规范该事宜的一般法规的规定。
三、司法官个人使用的车辆除牌照外,无任何标示。
第四十四条
特别权利
一、司法官有下列特别权利:
(一)自由通行,指执行职务时或因执行职务而可自由出入有通行限制的公共场所;
(二)无需执照或知会而持有、使用、携带、免费申报自卫枪械,并取得弹药;
(三)免费获得《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及《立法会会刊》;
(四)基于由法官委员会、检察长及行政长官确认的应予考虑的安全理由,要求治安警察局特别保护其本人、亲属及财产;
(五)免费查阅公共图书馆数据及公共数据数据库。
二、经批示核准式样的工作证,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发给,并在职级更改时予以更换,以及在终止或中断担任职务的情况下交还;在该证上尤应载有司法官的职级及出示上述证件方能行使或易于行使的权利。
三、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的工作证由行政长官以批示确定并签发。
第四章
服务时间
第四十五条
年资
一、司法官的年资,自公布其获任用于有关职级之日起计。
二、为年资的效力,在属本地司法官编制内提供的所有实际服务时间或等同者,均予以计算。
三、为上款规定的效力,下列者亦予以计算:
(一)纪律程序所命令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时间,以及因起诉批示或指定审判听证日批示而引致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时间,只要该等程序因归档或当事人被判无罪而终结;
(二)在程序中的拘留或羁押时间,只要该程序因归档或当事人被判无罪而终结;
(三)因无能力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时间;
(四)每年不多于九十日的因病缺勤;
(五)第三十条第一款所指的不在,但下款的规定除外。
四、下列者均在年资内扣除:
(一)依据上款规定不应计算的批假或停止职务时间;
(二)根据有关纪律程序的规定视为丧失的时间;
(三)不当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
第四十六条
相对年资
在同日公布数司法官获任用于相同职级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属培训课程及实习后的任用,年资按有关评核名单上所列的次序而定出;
(二)属其余的任用,年资按委任名单所列的次序而定出。
第四十七条
年资表
一、司法官年资表,每年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编制,并张贴在各级法院或检察院内。
二、每一职级司法官的排名系按服务时间定出,并须列明每一司法官的出生日期、所属的职级、获任用于该职级的日期及有关的服务时间。
三、张贴日期须公布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
第四十八条
异议
一、司法官认为其因载于年资表的排名而受到损害时,得在张贴日起六十日内以致送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的申请书提出异议,而申请书须附同复本,其数目相当于可能受该异议影响的司法官数目。
二、须在申请书内指出可能受影响的司法官,而该等司法官须获通知于十五日内作答。
三、作答后或规定作答的期间届满时,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须在三十日内作出决议。
第四十九条
对错漏的改正
一、发现排名有错漏时,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得随时依职权作必要改正。
二、须将改正文件予以张贴,且有关改正受上条所指的制度约束。
第五章
工作评核
第五十条
司法官的评核
一、第一审及中级法院法官由法官委员会评核。
二、检察院助理检察长及检察官由检察官委员会评核。
第五十一条
评核的周期性
一、对司法官每两年作一次评核。
二、对随后工作的评核使对先前工作的评核不产生效力。
三、司法官因不可归责于其本人的原因而未受评核时:
(一)如有所属职级的前一次评核,则该次评核继续产生效力;
(二)如无所属职级的前一次评核,但在所属职级担任职务已逾两年,则推定评核为“良”;
(三)如无所属职级的前一次评核,且在所属职级担任职务未逾两年,则视为未受评核。
第五十二条
查核及评核要素
一、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在评核前,须进行一次查核,其范围包括有关司法官的工作。
二、查核报告书的内容须让司法官知悉,以便在其愿意时可就报告书的内容表明意见、申请采取其认为适宜的措施或提供其认为适宜的资料。
三、查核员须就有关司法官的响应及所采取的措施编写报告。
四、评核基本上以查核报告书、有关司法官的响应及查核员的随后报告作为根据。
五、评核时须考虑司法官所负责工作的数量及复杂性、工作条件、司法官的技术能力、所发表的法律著作、公民品德、个人履历纪录及有关纪律的纪录。
第五十三条
评核用语
按司法官的表现给予“优”、“佳”、“良”、“可”、“次”的评核。
第五十四条
“次”的评核
“次”的评核导致司法官立即停止职务,且须因其不胜任工作而对其提起纪律程序。
第六章
待安排工作、停止职务及终止职务
第五十五条
待安排工作
一、司法官因出现以下情况而听候安排相应其职级的职位时,视为处于待安排工作的状况:
(一)根据第十九条规定所履行的定期委任已终止;
(二)所占的职位已取消;
(三)法律所规定的其它情况。
二、待安排工作的状况不导致丧失年资,亦不导致丧失任何报酬或补助。
三、处于待安排工作状况的司法官,须被安排于相应其职级的首个出现空缺的职位,且无须进行聘任程序。
第五十六条
停止职务
司法官自以下之日起停止其职务:
(一)针对故意犯罪的起诉批示的通知日或针对故意犯罪的指定审判听证日批示的通知日;
(二)被拘留或羁押之日,又或开始执行所判处的实际徒刑或实际收容保安处分之日;
(三)因纪律程序而作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通知日,或科处任何导致须暂时离职的处罚的通知日;
(四)因无能力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通知日。
第五十七条
终止职务
一、司法官自以下之日起终止职务:
(一)就其新职务法律状况公布的翌日;如无该公布,则为就其新职务法律状况通知的翌日;
(二)未被续期的定期委任或合同终结前第十四日;
(三)离职批示的公布日;
(四)到达法律规定的强制退休年龄之日。
二、属上款(一)项所指情况的法官,如在审判开始时已参与,或在须作检阅的情况下,为进行审判而已检阅有关诉讼卷宗者,须继续审判直至终结为止;但有关状况的变更系由因无能力而退休或纪律行动所导致者除外。
第七章
退休
第五十八条
适用规定
原编制为澳门编制的司法官的退休,由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一般制度及以下各条的特别规定规范。
第五十九条
自愿退休
自愿退休申请书须送交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由各该委员会将之交予澳门退休基金会。
第六十条
因无能力而退休的前提及程序
一、司法官因其在担任职务时体力或智力显得衰退或迟钝,导致或可能导致其继续担任职务将严重损害司法或有关工作者,须因无能力而退休。
二、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司法官,如处于上款所指状况,须分别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
三、基于司法官的无能力显示其必须停止职务时,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得决定立即防范性停止其职务。
四、停止司法官职务时,须以维护职务声誉及司法官尊严的方式进行,且不影响所应收取的报酬。
五、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通知处于第一款所指状况的司法官,以便其在三十日内申请退休,或以书面作出其认为适当的陈述。
六、涉及检察长时,如行政长官认为其无能力履行职务,应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免去其检察长的职务,第三款及第四款的规定不适用于检察长。
第六十一条
有关法院司法官的决议
一、如法官委员会议决一终审法院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有关卷宗送交立法会,以设立一个由五名议员组成的审议委员会;如该委员会议决有关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二、如法官委员会议决第一审法院或中级法院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终审法院院长须设立一个由三名属本地编制且职级等于或高于有关司法官的法院司法官组成的审议庭;如该审议庭议决有关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第六十二条
有关检察院司法官的决议
如检察长决定一检察院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则应交由检察官委员会审议;如该委员会议决有关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则应将卷宗呈送检察长,由检察长报请行政长官批准。
第六十三条
服务时间的计算
因无能力而退休者,视作已提供相当于赋予退休司法官可收取最高退休金的权利的服务时间。
第八章
纪律制度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四条
纪律责任
司法官依据以下各条规定承担纪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纪律的行为
司法官所作的事实,如违反司法官的义务,即使系因过失而作出者,亦构成违反纪律的行为;司法官在公共生活中的作为或不作为,或对该生活造成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如有悖于担任司法官职务应有的尊严者,亦构成违反纪律的行为。
第六十六条
纪律程序的独立性
一、纪律程序独立于刑事程序。
二、在纪律程序中发现有刑事违法行为者,须立即通知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
第六十七条
受纪律制度的约束
一、即使已免职、退休、停止职务、处于待安排工作的状况或担任不同职务,亦不妨碍仍可对担任职务时所作的违纪行为加以处罚。
二、如属上款所指的情况,须在可能时以丧失相应时间的退休金或任何性质的薪俸代替罚款、停职或休职的处分。
三、如不能作出上款所指的代替,或不能科处警告、强迫退休及撤职的处分,则司法官仅在恢复担任职务时,方履行有关处分。
第二节
处分
第六十八条
处分等级
司法官受以下由轻至重的方式列举的处分:
(一)警告;
(二)罚款;
(三)停职;
(四)休职;
(五)强迫退休;
(六)撤职。
第六十九条
警告
一、警告处分,指对所为的不当情事作告诫,或指申诫,其目的在于警惕司法官,以使其知悉其作为或不作为会对所担任的职务造成损害,或在担任职务方面所产生的后果系有悖于司法官应有的尊严。
二、对应受告诫或申诫的轻微违犯,科处警告处分。
三、警告处分不作纪录,并得不经任何程序而科处之,但必须听取嫌疑人的陈述及给予其辩护的机会。
第七十条
罚款
一、罚款处分以日数定之,至少五日至多三十日。
二、对疏忽的情况或对履行司法官的义务不关心的情况,科处罚款处分。
三、科处罚款处分时,须在司法官的薪俸内扣除相当于所科处的日数的金额。
第七十一条
停职及休职
一、停职及休职处分,指在处分期间内完全脱离职务。
二、停职处分得在二十日至二百四十日的范围内酌科,而休职处分不得少于一年多于两年。
三、对严重疏忽的情况或对履行司法官的义务极不关心的情况,科处停职或休职处分;司法官被判实际徒刑或实际收容保安处分时,亦科处上述处分,但有罪判决科处禁止执行公共职务的附加刑或禁止从事业务的保安处分者除外。
四、须将所履行的徒刑或收容时间,在纪律处分的时间内扣除。
五、科处停职及休职处分时,导致丧失在报酬、年资及退休等方面相当于处分期间的时间,亦得导致将有关司法官调任于与其作出违纪行为时所任职的法院不同的法院内相应职级的职位,但仅以有关纪律决议载明调任者为限。
六、科处停职及休职处分时,并不损害上款未有规定的权利。
第七十二条
强迫退休及撤职
一、强迫退休处分,指命令退休。
二、撤职处分,指司法官确定性离职,并终止与该职务有关之所有联系。
三、司法官在以下情况下,可被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
(一)显示确实无能力符合职务上的要求;
(二)显示不诚实、严重不服从上级,或有不道德或不名誉的行为;
(三)显示不胜任有关工作;
(四)因明显严重滥用职能,或因明显严重违反职能上的固有义务的犯罪而被判刑。
四、对放弃职位,必须科处撤职处分。
五、科处强迫退休处分时,有关司法官须立即离职,并丧失本法所赋予的权利,但法津规定的退休金权利则不受影响。
六、科处撤职处分时,有关司法官丧失本法所赋予的司法官身分,以及相应权利。
第七十三条
终止提供服务
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司法官,如在纪律程序中被科处停职或更重的处分,则自动终止其提供服务。
第七十四条
特别减轻
如有明显减轻事实的严重性或行为人的过错的情节,得特别减轻处分,而科处较轻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
再犯
一、司法官曾因作出一违纪行为而被判较警告为重的处分,且已全部或部分履行,而其于作出该违纪行为后三年内作出另一违纪行为时,只要从该案件的情节显示先前所作的判处并无防范作用者,即属再犯。
二、如属再犯,第六十八条(二)项、(三)项及(四)项所指处分的最低限度分别为最高限度的三分一、四分一及三分二。
第七十六条
违纪行为的竞合
一、如司法官作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违纪行为,且该等违纪行为系在对其中任一违纪行为所判的处分开始履行前作出者,即属违纪行为的竞合。
二、如属违纪行为的竞合,仅科处一处分。
三、对各违纪行为可科处的处分不同时,科处最重的处分,该处分有上下限度时,须因竞合而加重之。
第七十七条
时效期间
纪律处分的时效经过下列期间完成,而该期间自已不可对所判的处分提出申诉之日起计:
(一)属警告及罚款处分者,六个月;
(二)属停职及休职处分者,三年;
(三)属强迫退休及撤职处分者,五年。
第三节
纪律程序
第七十八条
一般原则
一、纪律程序为追究纪律责任的途径。
二、纪律程序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提起。
三、纪律程序须予保密直至终局裁定为止。
四、刑事诉讼程序的回避、拒却及自行回避制度,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于纪律程序。
第七十九条
调查
一、纪律程序的调查应在三十日内完成。
二、上款所指的期间在合理的情况下,方得延长。
三、调查员须将纪律程序调查的开始日通知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及嫌疑人。
四、在调查阶段内,证人的数目无限制。
五、如调查员认为所调查的证据已充分者,得驳回要求听取证人的请求。
第八十条
防范性停止嫌疑人的职务
一、在纪律程序中,如有强烈迹象显示对违纪行为的有关处分至少为停职,且有嫌疑的司法官继续担任职务对程序的调查、工作,或职务上的声誉及尊严将造成损害者,经调查员建议,得命令防范性停止该司法官的职务,但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除外。
二、命令防范性停止职务时,须以维护职务声誉及司法官尊严的方式进行。
三、防范性停止职务不得超过一百二十日,并得以合理解释延长九十日,且防范性停止职务不损害司法官的任何权利,但不影响第四十五条第四款(一)项规定的适用。
第八十一条
指控通知
如不知嫌疑人的下落,指控通知以告示为之。
第八十二条
对辩护人的任命
一、如嫌疑人因不在、患病、精神失常或身体上无能力而不能作出辩护,则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为该嫌疑人指定辩护人。
二、如指定辩护人之日,后于就指控作出通知之日,则自就指定辩护人一事作出通知之日起重新展开辩护期间。
第八十三条
法院司法官的强迫退休或撤职
一、在对终审法院法官提起的纪律程序中,如法官委员会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又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停职或更重的处分,则将有关卷宗送交立法会,以设立一个由五名议员组成的审议委员会;如该委员会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终止其提供服务,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二、在对第一审或中级法院法官提起的纪律程序中,如法官委员会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停职或更重的处分,则终审法院院长须设立一个由三名属本地编制且职级等于或高于有关司法官的法院司法官组成的审议庭;如审议庭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终止其提供服务,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三、如审议委员会或审议庭认为不应科处所建议的处分,则将有关卷宗发回法官委员会,以便另作处理。
第八十四条
检察院司法官的强迫退休或撤职
一、在对检察院司法官提起的纪律程序中,须由检察官委员会审议;如该委员会议决应对该司法官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则应将卷宗送予检察长,由检察长报行政长官批准。
二、涉及检察长时,如行政长官认为有必要强迫其退休或将其撤职,应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十五条
决议或决定的通知
终局决议或决定须连同调查员的最后报告书副本及倘有的随同该报告书的建议,一并送交嫌疑人以作通知,该通知须遵守关于指控通知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无效及不当情事
非属不可弥补的无效及不当情事,如在辩护中未被提出争辩者,又或该等无效及不当情事在辩护后发生而自对其获悉日起五日内未被提出争辩者,均视为获补正。
第八十七条
因放弃职位而提起的程序
一、司法官不担任职务十日且明确表示其有放弃职位的意图时,或连续三十日不合理缺勤时,须因放弃职位对其提起纪律程序。
二、连续三十日不合理缺勤者,推定为放弃职位。
三、放弃职位的推定,仅可在纪律程序中透过任何证据方法予以推翻。
第八十八条
决议或决定的复查及恢复权利
一、纪律决议或决定的复查及恢复权利,由利害关系人向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申请,并由相关委员会作出决定,但下述第四款的情况除外。
二、申请书须以纪律程序卷宗的附文方式处理;申请书须载明请求的依据及指出应予调查的证据,且连同利害关系人已获得的文件一并提交。
三、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收到要求复查纪律决议或决定的申请书后,须于三十日内决定应否进行复查。
四、如属对法院司法官科处强制退休或撤职处分的情况,有关恢复权利的申请应向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提出,并由其作出决定。
五、恢复权利的申请仅在处分履行之日起经过以下期间后方得提出:
(一)属罚款者,三年;
(二)属停职及休职者,五年;
(三)属强迫退休及撤职者,七年。
第四节
项目调查及全面调查
第八十九条
适用规定
项目调查及全面调查,由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一般制度以及下条的特别规定所规范。
第九十条
转换为纪律程序
一、如透过项目调查或全面调查发现有违纪行为,则法官委员会得议决将当中已听取嫌疑人陈述的有关程序转为纪律程序的调查部分;涉及检察院司法官时,检察官委员会亦得作出相同决定。
二、在上款所指的情况下,项目调查或全面调查的开展日即为纪律程序的开始日。
第九章
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
第九十一条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劳动人事部关于试编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试编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废止理由: 只试行一年, 适用期已过, 自行失效


为了加强统筹指导,进一步搞好对城镇待业人员的培训和就业工作,我们打算从今年起,试编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现将培训就业局《关于试编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的意见》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目前编制全省(市、区)规划有困难的省、市、自治区,可以考虑先
选一二个城市试点,总结经验,创造条件。


意见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同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国情考虑,要求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保证按比例发展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经
济形式,开辟多种就业渠道,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最优结构,使城镇需要就业又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尽可能得到安排。
当前,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招收职工和技工学校的招生已纳入国民经济计划,而城镇待业人员的培训和就业还没有编制全国性的计划。为了加强就业训练和劳动就业的统筹和指导,需要单独编制培训和就业规划,使之逐步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衔接起来。通过试编待业人员
培训就业规划,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指导城镇待业青年的培训和就业工作,以进一步开发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为四化建设服务。
二、编制规划的范围与内容
培训就业规划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城镇劳动力资源预测。
参照人口统计资料和其它有关部门的资料,对城镇新增劳动力资源和待业人数进行中长期预测,首先预测1985年和“七·五”期间的情况,条件允许的,可预测到2000年。通过预测,为统筹规划培训和就业打好基础。
2.培训规划。
重点研究和规划对待业青年的职业技术培训。根据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要求,制定实现这一要求的时间、途径、方法和相应的政策措施、组织手段等。
3.就业规划。
重点是城镇待业青年就业规划,近期要继续解决好历年积累下来的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和城镇新成长的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对“七·五”期间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要提出统筹规划的设想。
就业规划不仅要对要求就业的人数进行预测,还要制订出实现充分就业和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目标和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对产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需求状况的预测。
三、编制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1.编制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由各级劳动部门自下而上地进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2.各省、市、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局(劳动局)编制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按规定时间报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并抄报同级计委和财政部门,作为申请安排就业经费和物资的依据。
3.劳动人事部汇总编制全国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年度计划。
四、上报规划的时间
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劳动局)汇总编制的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一九八五年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请于一九八四年底以前报劳动人事部。


填表说明
(一)表1.全年城镇待业人员总数中:
1.表1(3)上年结转:系指上一年度城镇待业人员尚需安置的人数。
2.表1(4)当年新增:系指本年度新增长的劳动力,即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本人要求就业的人数。
(二)表1.全年计划培训待业人员总数中:
1.第(7)栏包括各种类型劳动服务公司办的培训班;第(8)栏仅指技校为培训待业青年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不包括正规学制毕业的技工学校毕业生。
2.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办的培训班,如系通过劳动服务公司办的,统计在第(7)栏内;如系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直接办的,统计在第(8)栏内。
3.实行先招生后招工的学徒:系指先培训后就业的人数。
4.其它培训形式:如私人办学等可统计在第(12)栏内。
(三)表1.补充资料:
1.技工学校正规学制毕业生人数,指已列入国家招生和劳动分配计划的毕业人数,不包括代培待业人员人数。
2.职业中学(或职业学校)培训的人数,系指教育部门办的职业中学等,这项数字由各级教育部门提供。
(四)表2
1.第(2)栏城镇新增适龄劳动力数:系指城镇非农业人口中,年满16周岁达到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
2.第(3)栏机械增加人数:系指由农村进入城镇的劳动力,如城市基建占地招收的农村劳动力和“四个行业”招收的农村劳动力等。
3.第(4)栏新增加劳动力中除升学、参军、统一分配等外需要安置的待业人数:即当年城镇需要安置的待业人员人数

表1 城镇待业人员培训和就业规划表
劳人报表第9号
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
单位:人 制表机关:劳动人事部〔1984〕劳人培字11号
-------------------------------------------------------
|全年城镇待业人员 | 全 年 计 划 培 训 待 业 人 员 总 数
|---------|-------------------------------
项 目 |合|其 中|合|其|劳动服务|技工学校|企业、事|机关、团|实行先招|其它
| |-------| |中|公 司| 办 |业 办|体 办|生后招工|培训
| | |上年|当年| |:|办培训班|培训班 |培训班 |培训班 |的学徒 |形式
|计|女|结转|新增|计|女| | | | | |
-------------|-|-|--|--|-|-|----|----|----|----|----|--
顺 序 号 |1|2|3 |4 |5|6| 7 | 8 | 9 | 10 | 11 |12
-------------|-|-|--|--|-|-|----|----|----|----|----|--
年度计划 | | | | | | | | | | | |
-------------|-|-|--|--|-|-|----|----|----|----|----|--
1984年(执行情况预计)| | | | | | | | | | | |
-------------|-|-|--|--|-|-|----|----|----|----|----|--
1985年 | | | | | | | | | | | |
-------------|-|-|--|--|-|-|----|----|----|----|----|--
“七·五”规划 | | | | | | | | | | | |
-------------|-|-|--|--|-|-|----|----|----|----|----|--
1986年 | | | | | | | | | | | |
-------------|-|-|--|--|-|-|----|----|----|----|----|--
1987年 | | | | | | | | | | | |
-------------|-|-|--|--|-|-|----|----|----|----|----|--
1988年 | | | | | | | | | | | |
-------------|-|-|--|--|-|-|----|----|----|----|----|--
1989年 | | | | | | | | | | | |
-------------|-|-|--|--|-|-|----|----|----|----|----|--
1990年 | | | | | | | | | | | |
-------------------------------------------------------

-----------------------------------------------------
| | 预计年末尚余
| 全年计划安置待业人员总数 | 待业人员数
|-------------------------------|-------
|合 |其中:| 安 置 去 向 及 人 数 | |
项 目 | | |------------------------| |
| | |全民单位|区县以上|其他各类|从事个体|从事临时|合计|其中:女
| | |招工补员|集体单位|集体单位|经营人数|性工作 | |
|计 | 女 | |招工补员|就业人数| |人 数| |
-------------|--|---|----|----|----|----|----|--|----
顺 序 号 |13|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21
-------------|--|---|----|----|----|----|----|--|----
年度计划 | | | | | | | | |
-------------|--|---|----|----|----|----|----|--|----
1984年(执行情况预计)| | | | | | | | |
-------------|--|---|----|----|----|----|----|--|----
1985年 | | | | | | | | |
-------------|--|---|----|----|----|----|----|--|----
“七·五”规划 | | | | | | | | |
-------------|--|---|----|----|----|----|----|--|----
1986年 | | | | | | | | |
-------------|--|---|----|----|----|----|----|--|----
1987年 | | | | | | | | |
-------------|--|---|----|----|----|----|----|--|----
1988年 | | | | | | | | |
-------------|--|---|----|----|----|----|----|--|----
1989年 | | | | | | | | |
-------------|--|---|----|----|----|----|----|--|----
1990年 | | | | | | | | |
-----------------------------------------------------
补充资料:1.技工学校正规学制毕业生人数____人。
2.待业青年中从职业中学(或职业学校)毕业的人数____人。

表2 城 镇 劳 动 力 资 源 预 测
劳人报表第10号
制表机关:劳动人事部
备案机关:国家统计局〔1984〕劳人培字11号
----------------------------------------
\ 项 |当年城镇新增| 其 中
\ | |----------------------------
年 \目| |城镇新增适龄|机械增加人数|新增加劳动力中除升学、参军、
度\|劳动力总数 |劳动力数 | |统一分配等需要安置的待业人数
----|------|------|------|--------------
顺序号| 1 | 2 | 3 | 4
----|------|------|------|--------------
1984| | | |
1985| | | |
1986| | | |
1987| | | |
1988| | | |
1989| | | |
1990| | | |
----------------------------------------
注:此表系一次性填报。
统一分配人员数由计划部门提供数字。



198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