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清理整顿和重新审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7-01 07:18:1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清理整顿和重新审查工作的通知

司法部


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清理整顿和重新审查工作的通知
司法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下发后,多数地区司法行政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力协作,及时开展了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清理整顿和重新审核工作,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混乱状况已初步得到扭转。但是工作
发展还不平衡,有些省市的工作遇到的困难多、阻力大;有少数地区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措施不够得力。为进一步搞好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重新审核,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认真做好对重新申报单位的审批、核准登记工作。各地要严格按照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若干规定》,把好审批、登记关,不徇私情,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准和登记注册。在清理整顿、重新审核期间,暂不审批新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申
报单位的审批、登记工作,应在一九九0年七月底以前完成。逾期仍不申报批准、登记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一律予以取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重新申报未经批准的以及不具备核准登记条件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注销登记或变更登记。
二、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与主办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要彻底脱钩。在人员方面,是指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专职人员不能在主办单位或其他单位兼职,其在原单位的一切待遇应停止享受;在财物方面,是指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应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己承担风险,主办单位(或主
要部门)不得无偿调拨和占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资金和财物。
三、符合从事法律咨询服务工作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如不放弃原离退休待遇的,不能作为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专职人员,并不得享受专职人员的待遇,只能作为特邀人员。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特邀人数不能超过专职人数。
四、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名称中冠用的“行政区划”,是指该机构所在的行政区划。
五、“全国性的法律咨询服务公司”是指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直属的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它不包括各部委、直属机构的下属单位申请成立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对非全国性机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负责审批。
六、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专职或特邀人员,可称为“法律工作者”,一律不准称作“律师”或“律师工作者”。上述人员具有律师资格的,承办案件时亦不能用律师名义。
七、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成立的法律顾问室(处),不得对外从事有偿法律咨询服务业务。
八、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凡称公司的,除执行本通知外,还须按清理整顿公司的有关规定报批。
特此通知。



1990年5月9日

潍坊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


潍坊市人民政府令第34号令


《潍坊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王大海
一九九六年一月五日
潍坊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区(潍城、奎文、坊子、寒亭)范围内户人均实际生活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非农业户口居民,均可按本办法享受社会保障。
第三条 市、区政府民政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范围内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财政、统计、劳动、工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根据居民基本生活必须品的实际需求及政府财政实际承受力确定,并随物价指数的变化每年调整一次,由市政府予以公告。1996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二人以上户每人每月95元,“三元对象”、单人户每人每月105元。
第五条 达不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下列人员为保障对象:
(一)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城市“三无对象”。
(二)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无法定赡养或扶养义务人,或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确无履行义务能力,不能维持基本生活者。
(三)领取失业救济金期满或不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失业人员家庭中,无法定赡养和抚养义务人,或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确无赡养、抚养能力,生活困难者。
(四)工资低微,家庭赡养、抚养系数高,或有病患人员致使生活难以维持者。
(五)其他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个人和家庭。
第六条 凡符合保障条件的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收入达不到当年本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其差额部分从社会保障金中予以补助。
第七条 社会保障金的申领,由保障对象按季向居委会提出申请,经居委会、街办审核,区民政局审批,并报市民政局备案。发给《潍坊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按月凭证到街道办事处领取。
第八条 保障对象收入按下列范围确定:
(一)工资、资金、津贴、物价补贴及其他收入;
(二)无业人员通过劳动获得的所有收入;
(三)家庭成员在技校、大(中)专院校读者或学徒获得的奖学金、生活津贴等收入。
(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规定接收或应该接收的赡养费、抚养费。
第九条 申请人应如实反映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不得虚报冒领。凡户人均收入已达到或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应主动提出取消救济,交回《潍坊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凡未按上述要求办理的,由其所在街道办事处追回所发救济金,并给予批评教育。
第十条 凡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救济对象不接受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的,不再给予社会救济。
第十一条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负担50%。年初由市、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分别报同级政府批准。财政部门及时将社会救济资金拨付同级民政部门,保证支付。社会救济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社会保障机构办公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 各级民政行政部门及街道、居委会应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完善发放手续,公开救济办法、救济对象、救济标准,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禁拖延、克扣或挪用救济款。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各县、市可根据各自实际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北京市经委、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对完成市下达目标的各工业主管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的有关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经委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经委、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对完成市下达目标的各工业主管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的有关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经委 北京市财政局


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工业总公司(局、办、直属集团):
为鼓励各工业主管部门认真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完成市下达有关工作目标,经研究制定《关于对完成市下达目标的各工业主管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的有关办法》,此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现将此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市下达工作目标及相关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本系统工业生
产“今年超去年”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努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附件:关于对完成市下达目标的各工业主管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的有关办法
一、为鼓励各工业主管部门认真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性,努力完成市下达有关工作指标,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对完成市经委和市财政局下达有关工作指标的工业主管部门,经综合考核计评,按工业主管部门在职机关工作人员人均最高500元进行奖励。奖励每年度核定一次,政策保持连续性。
三、实行综合考核计评的指标范围为市下达的地方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工业系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实现利税、实现利润、亏损企业户数、亏损企业亏损额、产销率、库存产成品可供销售天数及各工业总公司(局、办、直属集团)上交财政年度收入计划共三类四组七项指标。
四、综合考核计评办法。
1.地方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实现利润目标基本分各为15分。完成目标的各计15分;完成目标且指标水平高于上年实际的各计18分,增幅超过5%以上的各计20分;未完成目标,但指标水平高于上年实际的各计13分。
亏损企业户数、亏损企业亏损额目标基本分各为13分。完成目标的各计13分;完成目标且指标水平低于上年实际的各计17分;指标年末为零的各计19分;未完成目标,但指标水平低于上年实际的各计10分。
产销率、库存产成品可供销售天数目标基本分各为5分。完成目标各计5分。
上交财政年度收入计划基本分为25分。完成目标的计25分。
2.工业系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六项指标目标基本分各为3分。完成目标的各计3分;实现利税、实现利润、亏损企业户数、亏损企业亏损额四项完成目标且指标水平好于上年实际的各计5分,其中实现利税、实现利润两项增幅超过5%以上的则各计8分,如四项未完成目标但指标水
平好于上年实际的各计1.5分。
3.按上述计评分结果,合计最高为125分。超过的按125分计。每分奖励金额为4元,相乘后即为市下达目标人均奖励金额。
4.指标考核计评依据:地方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指标依据财政局年度决算有关数据计评;其中:上交财政年度收入计划依据财政局确认的上交财政收入实际入库数计评:工业系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指标依据统计局年度统计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关数据计评。
5.对仅承担一种企业类型(地方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或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目标任务的工业主管部门的奖励测算,依据本综合考核计评办法1、2两项合计基本分及增分办法计评指标完成奖励金额。
五、奖励资金来源
凡行政性工业主管部门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拨付;经济实体性企业主管部门的奖励资金自筹解决。奖金分配应根据岗位责任制完成情况和个人实际业绩,拉开分配档次。
六、对各区县工业主管部门的奖励,由各区县比照上述办法执行,奖励资金自筹。
七、各工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企业进行考核计评指标的统计上报,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不享受有关政策,并予以通报批评。
八、本办法适用于承担市下达目标任务的工业系统各工业主管部门。同时适用于承担市下达目标任务的区县工业主管部门。
九、本办法由市经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操作。



199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