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石家庄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

时间:2024-06-22 04:17:3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4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石家庄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令
(第151号)


  《石家庄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已经二○○六年十月十一日市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二○○六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市长:吴显国

二○○六年十月十八日


石家庄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促进依法行政,维护法制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的命令、决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涉及公民、法人或其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规范性文件分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范性文件。政府以自己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政府规范性文件;政府工作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简称部门)以自己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 政府及其部门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行政、外事、财务管理等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管理规则、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对具体事项所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以及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市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公布、备案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应当有年度计划。

  本规定所称制定,包括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第五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和汇编工作。



  第六条 下列行政机关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一)市政府(含市政府办公厅)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关;

  (二)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关;

  (三)乡(镇)人民政府;

  (四)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第七条 下列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一)临时性机构;

  (二)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而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

  (三)部门的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



  第八条 违反本规定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自始无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拒绝执行,并可向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法制机构举报。



  第九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违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决定;不得超越制定主体的法定职权范围。

  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确需引用时应注明其名称和条款。



  第十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事项,不得设定行政收费项目,不得设定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事项。



  第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用语应当准确、简洁;条文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一般以条文的形式表述。除内容复杂的外,不分章、节。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规则”、“细则”、“意见”、“决定”、“通知”、“公告”和“通告”等。涉及实体内容的一般用“规定”、“办法”、“细则”等。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不影响其性质和对其合法性审查。

第二章 规范性文件的起草





  第十三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对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调研,并对规范性文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或者拟规定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进行论证。



  第十四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

  起草部门听取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征求意见或者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



  第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草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起草部门应当研究处理,并向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涉及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在草案说明中载明。



  第十六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或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部门规范性文件可以由其内设的相关业务机构或法制机构负责起草。必要时可以邀请或委托有关专家、研究机构起草。



  第十七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征求除政府法制机构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由两个以上部门联合起草。

  相关部门对规范性文件草案内容提出重大分歧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当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应报请本级政府决定。

  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和处理情况,应当在起草说明中载明。



  第十八条 部门规范性文件或者由政府委托部门组织起草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由部门法制机构统一审核、修改,并由部门法制机构提请部门会议审议,经部门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形成送审稿。

  部门法制机构审核的内容应当包括:是否具有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否超越制定机关法定职权;内容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命令、决定相抵触;具体规定是否适当;是否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相衔接;是否征求相关部门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是否对重大分歧意见进行协调;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部门法制机构的审核意见应当在起草说明中载明。



  第十九条 政府委托部门组织起草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形成送审稿后,报政府审议。报政府审议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在正式发布前应当由政府办公厅(室)转送政府法制机构审核。政府法制机构审核时需起草部门提供相关资料的,起草部门应当予以配合。政府委托法制机构组织起草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经政府法制机构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报政府审议。



  第二十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规定有效期。有效期自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有效期届满,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自动终止。

  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制定部门认为该文件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对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重新修订。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评估,由原起草部门负责。

  重新修订的规范性文件为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原起草单位按照本规定的要求重新报送审查。

第三章 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第二十一条 部门规范性文件,依照本规定第十八条经部门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应当在公布之前送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未经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同意的部门规范性文件不得发布。



  第二十二条 送政府法制机构审查的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应当由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并由主办部门负责送审。



  第二十三条 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时,送审部门应当向政府法制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送审的公函;

  (二)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稿(书面和电子文本各一份);

  (三)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说明(包括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目的、依据、主要内容和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情况、部门法制机构审核意见等);

  (四)征求意见的有关材料(包括征求意见的范围、对回收意见的分析、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等);

  (五)起草部门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

  (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二十四条 符合第二十三条规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申请,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提交的材料不符合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政府法制机构可以要求送审部门在指定的期限内补充有关材料。政府法制机构的受理时间自材料补充齐全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五条 政府法制机构主要依据公共法对规范性文件的下列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

  (一)制定机关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定职权;

  (二)规范性文件是否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

  (三)规范性文件之间是否矛盾;

  (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程序及规范要求。



  第二十六条 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送审部门。

  争议较大、内容复杂或涉及其他重大复杂问题需进行论证的,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审查完毕的,经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送审部门。对审查期限的规定不包括论证时间。

  政府法制机构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的,视为审查同意。



  第二十七条 因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可以不受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约束。

  前款所称情况紧急是指:

  (一)发生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或者其他意外事件,危及较大范围内公共安全的;

  (二)执行上级机关的紧急命令和决定。



  第二十八条 对符合本规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作出审查同意的意见并统一登记编号。

  对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政府法制机构在作出审查同意意见的同时,应当提出补充修改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 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作出不予同意、补充修改或者暂缓制定的意见,退回送审部门:

  (一)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

  (二)制定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基本条件尚不成熟的;

  (三)有关部门对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内容存在较大争议,送审部门未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或协商不成的。

  政府法制机构根据前款规定作出不予同意、补充修改或者暂缓制定的意见前,应当听取送审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条 政府设规范性文件审查专用章。

  政府法制机构作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应当加盖规范性文件审查专用章。



  第三十一条 送审部门应当按照政府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对部门规范性文件送审稿进行处理,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



  第三十二条 送审部门对政府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书面审查意见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说明理由,提请政府协调解决。

第四章 规范性文件的公布与解释





  第三十三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向社会公布。未向社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无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免费查阅已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四条 部门规范性文件未经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不得印发。政府法制机构发现未经审查而印发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可以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撤销该文件,并在公开发布文件的载体上公告。



  第三十五条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发布的载体是《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公报》。部门规范性文件公布时应在首页右上角标明登记编号,并抄报原审查的政府法制机构一式两份及电子文本,政府法制机构依登记编号统一在网站(www.sjzfz.gov.cn)上公布。

  公布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同时在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和其他公众媒体上发布。



  第三十六条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发布。

  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七条需要立即发布执行的市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市政府办公厅或制定部门可先行通过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和其他公众媒体发布执行,但事后仍须依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统一发布。



  第三十七条 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发布制度由县级政府规定。



  第三十八条 规范性文件一般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但公开发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范性文件施行的,可自公开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九条 规范性文件的解释权属于制定该规范性文件的政府或部门。

第五章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





  第四十条 县(市)、区政府制定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发布之日起十五日内,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四十一条 县(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向市政府法制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报送备案的公函;

  (二)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或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一式二份及电子文本;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说明;

  (四)制定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

  (五)已公开发布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需要备案的材料。



  第四十二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对备案的县(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依照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意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按季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公布。

  县(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违反本规定第九条第一款、第十条的,不得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市政府法制机构不予备案并提出撤销或者责令改正的建议,报市政府决定。



  第四十三条 垂直管理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由本部门法制机构依照本规定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六章 监督与责任





  第四十四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定期对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情况,及时对已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或者废止。

  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由原起草部门负责。原起草部门应当根据清理情况提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处理建议,报本级政府决定。



  第四十五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市政府部门、县级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本级政府部门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部门法制机构负责对本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政府法制机构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一)对未经政府法制机构审查而印发、发布的部门规范性文件,政府法制机构可以向社会公示该文件无效;

  (二)对未经备案的县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市政府法制机构可以向市政府提出撤销或责令改正的建议;

  (三)违反本规定制定规范性文件,情节严重,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的,或者由于执行无效的规范性文件而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发机关应依法赔偿,政府法制机构可一并提请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四)不依照本规定送审或者备案、发布规范性文件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提请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不符合本规定的,可以向政府法制机构举报或提出书面审查的建议。政府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审查,并答复提出审查建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四十八条 政府法制机构不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职责,产生严重社会后果的,由监察机关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施行前制定且仍然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二十条进行清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由原起草部门负责;部门规范性文件由本部门清理;联合发文的,由主办单位清理为主,相关部门协助;原制定规范性文件的部门被撤销、合并或职能调整的,由现在承担此项职能的部门负责清理。清理部门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将清理后规范性文件目录按继续有效和应予修订两类报送备案监督机关。

  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应统一向社会公布并注明有效期。

  应予修订的规范性文件应公布文件目录,并按本规定重新制定,未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一律废止。



  第五十条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布规范性文件依照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程序规定执行。

  县(市)、区政府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市政府55号令)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通知》(石政办[2005]52号)文件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2002年第10号)37家香港律师事务所驻内地代表处获准在内地执业

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2002年第10号)

根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驻内地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司法部第70号令),经核准,以下37家香港律师事务所驻内地代表处,获准在内地执业,提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境外法律服务。公告如下:

  一、北京代表处

  1.廖绮云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LIVASIRI&CO.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范振成

  原批准日期:1992年10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1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

  1座610-611室

  邮编:100004

  电话:(010)65052618传真:(010)65052620

 

  2.胡关李罗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WOO,KWAN,LEE&LO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李均雄

  原批准日期:1993年9月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2号

  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一号东方广场西三

  办公楼六一三室

  邮编:100738

  电话:(010)85181928传真:(010)85181595

 

  3.刘汉铨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CHU&LAUSOLICITORS&NOTARIES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刘汉铨(LAUHONCHUEN)

  原批准日期:1993年9月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3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灯市口大街33号

  国中商业大厦1220室

  邮编:100006

  电话:(010)65229937传真:(010)65229937

 

  4.陈韵云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VIVIENCHAN&CO.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陈韵云(VIVIENCHAN)

  原批准日期:1993年9月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4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0号长安大厦508室

  邮编:100006

  电话:(010)65227072传真:(010)65226967

 

  5.杜伟强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W.K.TO&CO.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杜伟强

  代表:黄颖恒

  原批准日期:1996年6月2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5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3号京伦

  饭店4011室

  邮编:100020

  电话:(010)65033423传真:(010)65033423

 

  6.香港普衡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PAULHASTINGJANOFSKY&WALKERS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NeilA.Tortey

  原批准日期:1998年6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6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 D-11-B室

  邮编:100027

  电话:(010)65542740传真:(010)65542726

 

  7.祖伟仕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JEWKESCHAN&PARTNERS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罗伯特·祖伟仕(ROBERTW.JEWKES)

  原批准日期:1998年2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7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8号中粮广场 A座507室

  邮编:100005

  电话:(010)65223061传真:(010)65223092

 

  8.高露云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WILKINSON&GRIST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冯倩愉

  代表:庄天助

  原批准日期:2000年6月8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8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方经贸城西二办公楼10层5室

  邮编:100006

  电话:(010)85181521-4传真:(010)85181520

 

  9.子子士打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JOHNSONSTOKES&MASTER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董光显(RobertTerenceTUNGKwongShien)

  核准日期:2002年1月9日

  许可证号:港2-00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 1座2918-2924室

  邮编:100004

  电话:(010)65052202传真:65052225

 

  10.的近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DEACONS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张永财(CheungWingChoi,Franki)

  核准日期:2002年1月9日

  许可证号:港2-00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方

  经贸城西一办公楼8层11单元

  邮编:100738

  电话:(010)85182338传真:85182339

 

  11.蒋尚义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ANTHONYCHIANG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蒋尚义(Chiang,SheungYeeAnthony)

  核准日期:2002年4月3日

  许可证号:港1-02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8号首都时代广场办公

  大楼715室

  电话:(010)83915501传真:83915161

  网址:www.acp.com.hkE-mail:anthonyc@acp.com.hk

 

  12.严建国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

  NIEBEIJINGOFFICE

  首席代表:严建国(niekinkwokkevin)

  核准日期:2002年4月3日

  许可证号:港1-027



  二、上海代表处

  13.张叶司徒陈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VINCENTT.K.CHEUNG.YAP&CO.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李企伟(LEEKEEWAIFRAND)

  原批准日期:1992年10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09号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283号香港广场(南座)806室

  邮编:200021

  电话:(021)63906886传真:(021)63850323

 

  14.黄乾亨黄英豪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PHILIPKHWONG,KENNEDYYHWONG&CO.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黄英豪(KENNEDYY.H.WONG)

  原批准日期:1992年10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0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841号东方海外大厦904室

  邮编:200040

  电话:(021)62890222传真:(021)62898248

 

  15.香港梁廷锵、文达良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PATRICKLEONG&MANSOLICITORS&NOTARIES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梁廷铿(PATRICKT.C.LEONG)

  原批准日期:1992年10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1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30号5楼B座

  邮编:200031

  电话:(021)64330283传真:(021)64330283

 

  16.林·任·白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AlANLAM,YAM&PE,SOLICITORS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林文杉(LAMMANBUN,ALAN)

  原批准日期:1993年9月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2号

  地址:上海市北京西路669号东展商业大厦16楼C座

  邮编:200041

  电话:(021)62718257传真:(021)62718256

 

  17.子子士打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JOHNSONSTOKES&MASTER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何观乐(HOKUNLOK)

  原批准日期:1995年3月1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3号

  上海市南京西路1266号恒隆广场2501室

  邮编:200120

  电话:(021)62880688传真:(021)62880131

 

  18.陈韵云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VIVIENCHAN&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李乔安(GeorgeRibeiro)

  核准日期:2002年1月9日

  许可证号:港2-003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333号瑞安广场1106B

  电话:(021)63879222传真:63879111

  E-mail:shanghai@vcclawservices.com

 

  19.普衡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PAUL,HASTING,JANOFSKY&WALKER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颜利(LindaL.Ngan)

  核准日期:2002年1月9日

  许可证号:港2-004

  地址:上海市茂名南路205号,瑞金大厦1105室

  邮编:200020

  电话:(021)54660516传真:54660512

  网址:www.paulhastings.com

 

  20.李陈郑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LEECHANCHENG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正在变更)

  核准日期:2002年4月3日

  许可证号:港1-028

 

  21.郭叶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KWOK&YINSHANGHAIOFFICE

  首席代表:郭琳广(KwokLamKwongLarry)

  核准日期:2002年4月3日

  许可证号:港1-029


  三、广州代表处

  22.何耀棣律师事务所广州代表处

  CALLANTY.T.HOGUANGZHOUOFFICE

  首席代表:徐奇鹏(TSUIKEIPANG)

  原批准日期:1992年10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4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368号花园酒店

  花园大厦830室

  邮编:510064

  电话:(020)83338999-830传真:(020)83765692

 

  23.吴少鹏律师事务所广州代表处

  NG&SHUNGUANGZHOUOFFICE

  首席代表:吴少鹏(NGSIUPANG)

  原批准日期:1992年10月20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5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836号东峻广场

  1102室

  邮编:510080

  电话:(020)87678613传真:(020)87604340

 

  24.黎锦文李孟华律师事务所广州代表处

  K.M.LAI&LIGUANGZHOUOFFICE

  首席代表:黎锦文(LAIKAMMAN)

  原批准日期:1992年11月7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6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中路339号广东国际

  大酒店B附楼19E

  邮编:510095

  电话:(020)83350140传真:(020)83350140

 

  25.冯元钺律师事务所广州代表处

  DAVIDY.Y.FUNGGUANGZHOUOFFICE

  首席代表:何继昌(HOKAICHENG)

  原批准日期:1993年9月6日

  重新核准日期:2002年8月15日

  执业许可证号:司律证港字2002第1-0017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339号广东国际

  大酒店A附楼15B

  邮编:510095

  电话:(020)83311000传真:(020)83311135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门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

湖北省荆门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门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


荆政发〔2005〕2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市政府各部门:


《荆门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2月5日市六届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荆门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控制白蚁危害,保证城市房屋的住用安全,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房屋的白蚁防治管理。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的白蚁预防和对原有房屋的白蚁检查与灭治的管理。

  第三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

  第四条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五条 政府鼓励开展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推广应用新药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市白蚁防治所负责中心城区的白蚁防治工作,并对县(市)白蚁防治单位的业务进行指导。

  各县(市)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城镇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房屋,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与白蚁防治单位签订白蚁预防合同,由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预防。

  建设项目依法批准后,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时,应当将白蚁预防计划列入设计方案,白蚁预防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建设单位凭项目批准文件和设计方案与白蚁防治单位签订白蚁预防合同。

  个人建房者凭批准的建房申请书(审批表)与白蚁防治单位签订白蚁预防合同。

  第八条 白蚁预防合同中应当载明防治范围、防治费用、质量标准、验收方法、包治期限、定期回访、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白蚁预防包治期限不得低于15年,包治期限自工程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正在施工或已竣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房屋,未签订白蚁预防合同的,白蚁防治单位可据实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确需进行白蚁预防施工的,应当签订白蚁预防合同,所需费用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

  第十条 已进行白蚁预防处理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在白蚁预防合同有效期内进行装饰、装修或修缮时,其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应及时与白蚁防治单位签订补充合同,对装饰、装修或修缮部分进行预防处理。

  第十一条 原有房屋和超过白蚁预防包治期限的房屋发生蚁害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应当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灭治。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房屋管理单位应当配合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的检查和灭治工作。

  第十二条 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白蚁防治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防治。

  第十三条 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剂。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建立药剂进出领料制度。药剂必须专仓储存、专人管理。

  第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商品房销(预)售时,应当向购房人出具该项目的《白蚁预防合同》或者其他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提供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中必须包括白蚁预防质量保证的内容。

  建设单位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时,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按照本规定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

  第十五条 白蚁防治收费应严格按省、市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其费用在白蚁防治单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时收取。

  白蚁防治单位实施服务收费前,应按规定到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湖北省服务价格收费许可证》。

  第十六条 白蚁防治单位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白蚁防治单位违反第十三条规定,使用不合格药物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第十八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未按照本规定进行白蚁预防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灭治,可以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的罚款。

  第二十条 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从事白蚁防治工作,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印发的《荆门市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管理办法》同时废止。